作為有四只貓咪的“寶媽”,李嘉已經習慣在出差時安排好家里寵物的一切事宜:智能攝像頭用來查看貓咪的狀況和遠程互動;通過預設和手機App操作,用自動喂食器和喂水器給它們定時定量備好食物和飲水。
“每次有朋友跟我說出差貓怎么照顧,過年回家寄養好貴的時候,我就給他們安利自動喂食器和攝像頭這種設備?!崩罴伪硎?。
另一位養寵人士小光也有相同的做法,她為家里的兩只貓咪備好了自動喂食、喂水器,“對于常出差或者想偷懶的‘家長’而言,智能設備確實很能解決問題”。
近兩年,隨著“寵物經濟”爆發,寵物賽道的各個細分領域(主要分為醫療、用品和服務賽道)都開始升溫。特別是在寵物用品賽道,硬件智能化正成為寵物消費升級的一大趨勢。
TMT領域數據及商業信息服務提供商IT桔子在《2020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報告》預計,2020年寵物消費品市場規模將達到369.9億元,其中寵物日常用品市場規模將超過140億元。
報告還強調了寵物消費品智能化的趨勢?!?span style=";padding: 0px;border: 0px">2018-2019年,線上寵物智能設備主要以寵物環境監察設備為主,消費占比近40%,寵物智能穿戴設備及智能喂養設備正在受到消費者歡迎……這已成為寵物消費品領域中增長較快的類目?!?/span>
那么,寵物智能硬件到底是門怎樣的生意?
寵物智能硬件,主要包括自動貓砂盆、自動喂食器、自動飲水機、智能牽引繩、智能攝像頭等多種設備。可以說,這就是給傳統的寵物用品做了智能化升級。這些產品往往與手機App配套使用,可以對寵物健康飲食狀況進行監測。
智能硬件僅是寵物經濟的細小分支,而寵物經濟是個千億的市場。企查查《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未來3年,行業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復合增速預計可達14.2%,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4456億元。
寵物經濟這條賽道中也不乏頭部公司。例如,A股上市公司中有中寵股份、佩蒂股份兩家寵物食品公司,以及針對寵物衛生用品的依依股份。一站式寵物服務商波奇寵物,在獲得7輪共超過13.04億元融資后,已經登錄美股市場。而專注寵物醫療的瑞派寵物,在去年9月獲得了數億美元戰略投資,估值已達300億人民幣。
較為傳統的寵物食品、寵物服務和醫療賽道起步較早,而寵物智能硬件的風近些年才吹起來,導致它在頭部品牌和融資上稍顯弱勢,依然是個小眾生意。
目前深耕智能硬件的,都是些小而美的新品牌。業內跑的較快的比如小佩寵物,當前已完成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而更多新品牌融資輪次大多處于早期,融資額度也不及上述頭部公司。
當前,寵物智能硬件行業品牌新、規模小,給了新玩家做后起之秀的通行證。同時,因為看好“寵物經濟”的潛力,這一原本小眾的賽道,開始迎來互聯網和大小家電企業的青睞。
電商平臺開始給予寵物賽道支持。今年4月,天貓在新財年規劃中將寵物類目升級為一級行業,重點關注孵化新銳品牌。5月中旬,京東寵物又宣布在未來一年內,孵化超過50個第一梯隊新品牌,發力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服務等多個細分市場。
畢竟,電商平臺的統計數據表明,寵物經濟確實給它們帶來了真金白銀的收入。
在去年的“雙11”中,電商平臺上的寵物智能硬件類目增長迅速。天貓數據顯示,“雙11”寵物智能商品銷量增速超過500%,智能喂食器增長120%。
在淘寶體系中,寵物智能設備的新客占比超過50%,搜索量和消費額均呈現倍數增長。京東數據也顯示,2020年“雙11”開場10分鐘后,智能寵物用品成交額即同比增長33倍。
不僅如此,小米、美的等知名品牌也開始進入寵物智能硬件市場。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9月,小米及小米系順為資本投資了寵物智能硬件品牌“貓貓狗狗”,雙方合作的米家智能寵物飲水機和米家智能喂食器產品目前已實現量產。
今年3月,家電巨頭美的設立全資子公司美新寵物科技,推出兩個獨立品牌“貓有引力”和“Fluffy&Floppy”。其中“貓有引力”主營寵物食品,“Fluffy&Floppy”主營寵物用品。
美新寵物科技負責人表示,公司是源于美的但獨立于美的的數字化創新業務團隊,會為養寵用戶提供科學、安心的養寵軟硬件服務。除了大小品牌商進入,在產業鏈一端,代工廠的生意也開始紅火起來。
菏澤開發區德魯申寵物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魯申”)是一家專注寵物用品領域,主要給品牌商做代工和貼牌生意的工廠?!白罱鼛讉€月每天都有好多品牌商找到我們,想讓我們去做貼牌生意?!惫S負責人張銳對全天候科技表示。
“我們廠以前做取暖器生意,2016年就發現寵物市場是個藍海,一直醞釀到2019年開始投入到這塊業務,”張銳補充說,“市場從2019年開始有增長,但還不成熟,做這些產品的都是一些早期公司,大品牌還沒怎么進來?!?/span>
“以前沒人跟這些早期品牌競爭,(僅有的)幾家(品牌)把蛋糕一分就完了。一旦小米、美的這種大品牌進來后,它會(對小品牌)打擊的非常厲害,”在張銳看來,小米和美的這種企業規模大,資金實力強,把價格壓低后哪怕是薄利多銷,也能給小品牌精準打擊。
但大公司的進入也會讓行業獲得更多曝光。一位智能貓砂盆的從業者對全天候科技表示:“巨頭入場能提升行業關注度,整個盤子就會做大。不過巨頭不一定能帶來顛覆,行業需要積累,我們踩過的坑他們還是要踩,是很難用經驗去化解的?!?/span>
寵物智能硬件為什么這么貴?
“現在的自動貓砂盆貴的要大幾千塊,但從功能上看并沒有那么高科技,如果只是鏟屎的話感覺不值這個價格,只有傻子才會買。”李嘉直言自己被上千元的自動貓砂盆勸退的心路歷程。
多位養寵人士也對全天候科技表示,他們愿意購入百元的自動喂食器,但很少考慮上千元的自動貓砂盆,主要原因就是太貴。
安上智能模塊的寵物硬件,在價格上確實攀上了一個臺階。一般來說,普通的貓碗和貓砂盆大多幾十塊,而升級“智能”后,價格要翻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比如,自動喂食器要399元,自動貓砂盆的售價則低至799元,高達兩三千元不等。
于是,在寵物智能硬件上形成了一道景觀:一邊是普通消費者對千元智能硬件的望而卻步;另一邊,則是創業者在智能硬件賽道內,無可避免的高成本和高風險。
CATLINK是一家做智能寵物硬件的初創企業,首款產品就是千元的智能貓砂盆。其創始人Jason對全天候科技表示,“從2017年開始做寵物智能硬件至今,前前后后砸了有五六百萬。光手板就花了100萬。”(注:手板意為樣板或等比例模型,在生產前用來驗證產品的可行性)
他本來預估一年就能出產品,結果卻用了近兩年的時間,中間經過了三次迭代。這款產品具有多貓識別技術,可以通過排便情況對不同貓咪做健康監測。
產品從研發到落地,往往要經歷產品技術研發、開模再到生產幾大環節。在Jason看來,技術研發貴與開模成本高都是智能貓砂盆成本高的原因。
據悉,其研發團隊有十幾個人,包攬產品的軟件App開發、硬件設計等一應工作?!懊總€月研發人員的工資差不多要20-30萬,一年下來也有幾百萬了?!?/span>
Jason表示,“(想省成本)除非找外包,但外包是項目制,不可能陪你研發1-2年,一般情況下外包做出來的東西是不太可能成功的?!?/span>
而開模,是一件在前期就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事。
在百度百科的解釋中,開模指的是模具組的制造,在工業設計中指形成產品設計的工具組(包括機械設備與模具)。同時,開模是一項占總投資較高的生產工序。生產技術和材料及其它因素都有可能給開模增加成本。
不同于喂食器和飲水機,貓砂盆的尺寸更大。像CATLINK的智能貓砂盆最大能容納10公斤的貓咪。這也使得這家公司開模的成本陡然提升。
“一套貓砂盆的模具費就需要三四百萬。如果產品開發的不嚴謹,修改一次模具可能幾萬塊就沒有了,這種研發的投入比較高?!?span style=";padding: 0px;border: 0px">Jason對全天候科技表示。
由于行業處于早期,智能貓砂盆并不像其他標品有專門的OEM廠商(指代工廠)做全套開發。整個貓砂盆從外觀造型到內部零件,都要由品牌方單獨設計、開模制作。
Jason指出,模具的獨特性使得開模成本難以降低。一種是做現有產品的升級版,對已有模具升級改造;如果要研發新品,模具需要重新做,可能又要投入三四百萬。
“如果要找代工廠幫忙生產智能貓砂盆,一個批次至少要訂2000-5000臺。假設一臺的成本是一千塊,那一個批次就要投入200-500萬。但你又怎么保證生產后一定賣得出去呢?對于新進入的品牌來講,做智能貓砂盆這件事風險是越來越高的?!彼a充道。
“智能貓砂盆的前期投入比較高,如果銷量好很快就能攤薄成本。但剛入行的小廠家不敢去開模?!睆堜J表示。他更傾向風險更小、成本更低的做法。
于是,德魯申一開始就棄用了開模環節,選用現成的板材做激光切割。兩者的區別是,開模的前期投入大,但規模化生產后可以攤薄單件成本,而后者雖前期投入低,卻很難通過規模化降本。
“智能硬件配套的App現在也很便宜,基本程序都有了,只要在基礎上稍作修改,找外包團隊很便宜就做好了。”張銳表示,“現在市面上自動貓砂盆的原理大同小異,自動鏟屎和等離子除臭等功能已經做得很成熟,我們銷往國內的中高端智能貓砂盆,成本價在500元上下?!?/span>
他也補充說,由于結構更復雜,使用的原材料不同,高價貓砂盆的成本或許能比平價產品高出一倍左右。如果品牌需要分銷商來做推廣,那還需要給后者分潤?!百u1000肯定不虧錢,但賣2000就能讓代理商都掙點錢??孔约嘿u不出去的企業,就得靠代理商來幫忙賣貨?!?/span>
據Jason介紹,像CATLINK的智能貓砂盆,因為研發和開模成本高,一款智能貓砂盆的成本普遍要將近1000塊。
至于給經銷商分潤上,一位寵物用品批發商則對全天候科技表示,該工廠的智能貓砂盆批發價只要1199,而在網絡銷售時要按1599來控價,這是為了“不亂價、保證分銷商利潤”。
熱潮背后,挑戰不減
在上述高風險下,創業者還能賺到錢嗎?行業又有怎樣的前景?
在智能貓砂盆產品上線一年后,以中產為主要消費群體的CATLINK已有盈利。他們還陸續推出了寵物智能飲水機、智能喂食器等系列智能單品。
據Jason介紹,從2019年8月底上線,公司2020年全年業績比2019年增長了6倍,預計2021年所有產品在全球的銷售額將破億。除了中國市場,CATLINK在日韓、泰國、越南、新加坡五國的細分品類銷量也居于前列。“預計會給2021年的破億銷售額目標貢獻30%的增長。”
“雖然今年出現原材料漲價、智能硬件缺芯片的情況,但整體成本還呈現出下滑的趨勢。”Jason表示。
不僅千元級產品有盈利,主打性價比的產品也有得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隨著出貨量提升,前期投入的研發和模具成本會相對攤薄。
張銳對業內一品牌的打法記憶很深,“在一眾千元自動貓砂盆中,某品牌推出了799元的自動貓砂盆。自去年12月上架電商平臺,如今已經做到行業銷量第一,出貨量很大?!?/span>
他算了一筆賬,“如果品牌自己研發開模、注塑組裝,那他的發貨成本不會超過500元(研發和模具成本已攤?。6▋r799元的話,大概是300的毛利,去掉各種費用是200的凈利。月銷量按4000臺算,那一個月就有80萬,一年小一千萬。而且他的量還在不斷增長,所以這筆投入后可能是翻倍的增長。”
目前,德魯申工廠仍以代工為主,但在張銳的計劃中,之后也會爭取做自有品牌,研發自己的新品。“市場混亂期間大家都想往外沖。之前有誰聽過小佩?可銷量起來了、認可度高了就成為了一個品牌?!?/span>
品牌爭做差異化、巨頭搶占賽道,代工廠也萌生了做獨立品牌的心??梢妼櫸镏悄苡布惖?,雖處于早期,卻也逐漸走出了小眾。只是,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就是難以回避的高風險與高投入。創業者很可能會掉進“智能貓砂盆”的坑里無法翻身。Jason就曾見證過一家年營收超過4000-5000萬的公司,因為巨資投入的智能貓砂盆銷路不好,牽連整個公司倒閉。
大品牌進入與同質化競爭也不可小覷。當前,寵物智能硬件的功能十分相似,都是搭配手機App?;蚨〞r定量放水放糧、或自動鏟屎打包,加之監測寵物的飲食、排便情況。
在大品牌進入后,行業競爭會更激烈。此時創業者就要找到差異化路線,或投入更多研發增強智能感。
除此以外,消費者對寵物智能產品還有顧慮——價格之外,安全性與實用性更成問題。
此前就有報道稱智能飲水機或存在漏電問題,自動貓砂盆也傳出過卡住貓咪致死的新聞。
在一位愛寵人士看來,智能硬件的安全性最重要。“自動貓砂盆我還沒入手,首先是看到很多卡住貓咪的報道,其次是那東西很大很占地方。如果只能鏟屎不能沖走,意義真的不是很大?!?/span>
(李嘉、小光為化名)